亚热带农业研究

林业科学

  • 杉木第3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的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

    蔡世锋;

    [目的]分析杉木第3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速生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方法]对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开展遗传测定,基于10年生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分析杉木第3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评选出早期生长表现优异的家系和个体。[结果]1~5年生杉木测定林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量均稳定上升,5年生时分别达到0.99 m和1.4 cm; 10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8.66 m、12.1 cm和0.076 37 m~3,年均生长量分别达0.87 m、1.2 cm和0.007 64 m~3。10年生杉木测定林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23、0.585和0.599,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35、0.278及0.285,受到明显的遗传控制。以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高于5%为标准,筛选出20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分别达9.21 m、14.1 cm和0.104 30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48%、4.51%和10.42%。以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高于60%为标准,筛选出20个速生优良单株,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分别达12.88 m、23.6 cm和0.295 34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11.45%、26.48%和81.71%。[结论]筛选的杉木速生家系及优良单株生长优势明显,速生家系可在生产中推广造林,优良单株可作为杉木第4代育种和无性系选育的遗传资源。

    2023年04期 v.19 217-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香椿优树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的选择

    王毅敏;高本旺;张海玲;高晗;何松;雷华;刘军;

    [目的]探讨香椿优树子代的生长性状差异和遗传变异规律,筛选适宜在鄂西地区推广的香椿优良家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0年生香椿优树子代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表现及遗传变异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1)35个香椿家系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树高遗传力(0.938 4)略大于地径遗传力(0.818 5),表明不同香椿家系苗期生长受遗传控制。(2)10年生香椿优树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2号、13号、26号、38号、42号和43号等家系胸径变异系数均大于40%;4号、8号、10号、12号、15号、23号、42号、43号、YL075号和YL083号等家系树高变异系数均大于25%;13号、26号、38号和43号等家系单株材积变异系数均大于100%。(3)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将35个家系分为差、中、良、优4个类别,选出43号、26号、YL082号、38号和2号等5个优良家系。优良家系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0.09 cm、9.52 m和0.046 4 m~3,分别比35个参试家系的平均胸径(8.07 cm)提高20.02%,比平均树高(8.82 m)提高7.35%,比平均单株材积(0.028 9 m~3)提高37.72%;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7.26%、6.16%、40.08%,入选率达14.28%。[结论]不同香椿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筛选出的5个香椿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较高、生长速度快,可作为鄂西地区低效林改造的优良材料。

    2023年04期 v.19 225-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遮荫及环剥对红锥幼苗下冠层叶片抗性生理的影响

    杨丽萍;张燕;杨康;韦宇;滕维超;谭长强;

    [目的]比较遮荫及环剥处理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下冠层叶片抗性生理的影响,为了解红锥对遮荫及环剥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2年生红锥幼苗为试材,对其活枝冠层1/3以下进行遮荫及环剥处理。分别设置25%遮荫、45%遮荫、70%遮荫和85%遮荫共4种遮荫强度,以未遮荫为对照;并在遮荫与非遮荫交界处进行环剥处理,探讨遮荫及环剥对红锥幼苗下冠层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红锥幼苗下冠层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随遮荫度增加而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随遮荫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单独遮荫处理下,CAT和SOD活性均在45%遮荫时最高;环剥+遮荫处理下,CAT活性在45%遮荫时最高,SOD活性在25%遮荫时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遮荫度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其中,单独遮荫处理下,POD活性在45%遮荫时最低;环剥+遮荫处理下,在25%遮荫时最低。丙二醛(MDA)含量随遮荫度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单独遮荫及环剥+遮荫处理均在45%遮荫时最低。与未环剥处理相比,环剥处理下红锥下冠层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和MDA含量均有所下降,CAT、POD和SOD活性则有所上升。[结论]红锥幼苗下冠层叶片主要通过协调SOD、POD和CAT活性适应遮荫胁迫;环剥处理下,红锥幼苗下冠层叶片通过调高保护酶活性而降低遮荫胁迫。

    2023年04期 v.19 234-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西南桉树林下套种阔叶树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欧军;郑伟;付军;黄彩枝;郑生联;安冰;

    [目的]比较桂西南地区桉树纯林和复层林的土壤肥力,为南亚热带气候区桉树人工林地力提升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桂西南桉树三代萌芽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种复层林(米老排、灰木莲、红椎、白玉兰、擎天树、观光木、刨花润楠和大叶栎)和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0~20、20~40和0~40 cm土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等化学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桉树复层林与纯林的土壤均呈强酸性,有机质、全磷含量分别为低和极低水平,全氮含量分别为低和中等水平,速效氮含量分别为丰富和中等水平,全钾、有效磷含量均为极低水平,有效钾含量均为低水平。(2)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杉木复层林和纯林的土壤肥力等级均为贫瘠,复层林0~40 cm土层土壤肥力系数是纯林的1.16倍。(3)主成分分析表明,复层林和纯林0~40 cm土层土壤肥力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1.766和-2.212。[结论]主成分分析法和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桉树复层林0~40 cm土层土壤肥力明显高于纯林,表明桉树纯林套种阔叶树种有助于改善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023年04期 v.19 2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作物科学

  • 5个甘蔗新品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俞华先;安汝东;刘家勇;董立华;桃联安;经艳芬;刘洪博;

    [目的]比较了5个甘蔗新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以期为高光效甘蔗亲本或种质的筛选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云蔗02588、云蔗14658、云蔗14599、云蔗17613和云蔗17637为参试新品系。采用手持便携式SPAD-502 Plus叶绿素仪、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参试品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单产及蔗糖产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个品系的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初始荧光(F_0)与最大荧光(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0)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PSⅡ光能捕获效率(ΦPSⅡ)分别与光合量子产量[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78%,代表了绝大部分数据的信息;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F_m、F_0、Y(Ⅱ)与单产的关联度最高,F_0、qN、Y(Ⅱ)与11月理论蔗糖产量关联度最高,ΦPSⅡ值和SPAD值与单产、11月理论蔗糖产量的关联度最低。[结论]在参试的5个甘蔗新品系中,云蔗17637和云蔗14599的光合生理综合评价优于其他3个品系,具有高产潜力,可作为优质的高光效亲本或种质。

    2023年04期 v.19 24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园艺科学

  • 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资源调查与管护对策

    易小青;何春梅;高常军;马姣娇;蔡坚;孙争争;姜广甲;

    [目的]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资源本底现状,为该园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全域调查和室内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内植物群落进行鉴定与统计。[结果]共记录植物113科353属433种,优势科属为禾本科、菊科和大戟科,野生植物和园林植物分别占园区植物总种数的58.20%和32.10%。从生活型组成来看,园区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组成,分别占总种数的41.11%、29.79%和21.25%。园区特色植物包括树龄200 a以上的古银叶树33棵、红树植物16种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园区有外来入侵植物21种。[结论]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植物物种组成丰富,优势科属植物集中,特色植物突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园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较高但危害程度一般,需加强监管。

    2023年04期 v.19 254-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光照对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甘玮欣;曹奕鸯;陈玮婷;林发壮;林辉锋;夏朝水;

    [目的]比较了不同红蓝LED光照条件对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明卉粉黛’的生产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LED为光源,分别设置红光(1∶0)、3∶7、5∶5、7∶3、蓝光(0∶1)共5种红蓝光比例以及40、80、120μmol·m~(-2)·s~(-1)3种光照强度,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不同红蓝LED光照条件对‘明卉粉黛’组培苗增殖生长和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红蓝光比例为5∶5、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时,‘明卉粉黛’组培苗增殖系数达5.67,株型矮壮、叶片数多、叶色浓绿且叶面积适中;当红蓝光比例为3∶7、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时,生根数为5.00条·株~(-1),植株长势强健,根系、叶柄硬度高,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5.83%。[结论]适合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增殖生长和生根生长的光照条件分别为红蓝光比例5∶5、光照强度120μmol·m~(-2)·s~(-1)和红蓝光比例3∶7、光照强度120μmol·m~(-2)·s~(-1)。该条件能有效促进‘明卉粉黛’植株的生长发育,为非洲菊组培苗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04期 v.19 26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与环境

  • 福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罗晓锋;周先治;周建金;

    [目的]分析了福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期快速鉴别福建省内和省外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扩增,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并采用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构建亲缘关系图。[结果]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稳定且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ISSR-PCR扩增,共获得DNA条带6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3.94%;27个种源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77 9,平均检测等位基因数为1.939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72 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7 7。27个种源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63~0.88。UPGMA聚类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3时,可将福建省内与省外的七叶一枝花种源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时,27个种源可分为4大类群,来自南平的4份种源和来自三明的12份种源聚为一支,来自龙岩的7份种源聚为一支,来自江西、湖南、湖北的3份种源聚为一支,来自四川的1份种源单独聚为一支。[结论]福建七叶一枝花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环境相关,可为后续品种选育、资源鉴别和药材道地产区选择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19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对艾草生长的影响

    陈维峰;王思凡;马林;袁宗胜;刘芳;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对艾草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艾草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艾草幼苗为试材,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比较产气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3种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T_1~T_(16)处理)对艾草幼苗株高、叶绿素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的影响;对影响艾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的微生物菌剂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及单因子效应和互作效应分析。[结果](1)生长指标上,T_6处理艾草干质量最大,T_8处理株高最大,且均显著高于CK_1、CK_2。(2)生理生化指标上,T_6处理SOD活性最高,T_1处理CAT活性最高,T_9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_1、CK_2;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明显提升艾草MDA含量,除T_2、T_4、T_7、T_9处理外,其他处理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K_1、CK_2;可溶性糖含量受复合菌剂的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变化趋势波动不大;除T_1、T_4、T_6与T_9处理外,其他处理叶绿素SPAD值均显著高于CK_1、CK_2。(3)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艾草SOD活性随产气肠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乙酸钙不动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CAT活性随产气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乙酸钙不动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干质量随产气肠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互作效应分析表明,产气肠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互作最有利于提升艾草干质量。[结论]3种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均可促进艾草生长,其中T_6处理(产气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施用量分别为80、40和40 mL)效果最佳,可作为最优配比推广施用。

    2023年04期 v.19 273-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湖南省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江涤非;郭海峰;黎跃勇;唐群;廖春花;

    [目的]探究气候条件对湖南省茶树种植的影响,评价湖南省各区域茶树种植气候条件的优劣。[方法]基于湖南省97个国家地面观测气象站1991—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105个茶树种植分布点信息,采用MaxEnt模型筛选出影响湖南省茶树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并模拟了湖南省各地区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在GIS平台进行湖南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参考MaxEnt模型灵敏特征曲线得到各气候因子的阈值。[结果](1)决定湖南省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关键因子包括3—10月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春霜频率、年降水量和最冷月平均气温。(2)按照MaxEnt模型模拟的气候适宜度(M)大小将湖南省分为4类茶树种植气候适宜区:M<0.20为不适宜区,0.20≤M<0.40为较适宜区,0.40≤M<0.60为适宜区,M≥0.60为最适宜区。[结论]4类气候适宜区中,不适宜区面积最小,适宜区面积最大;模拟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与湖南省茶叶高产区相吻合程度较高,说明MaxEnt模型用于模拟湖南省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的效果较好。

    2023年04期 v.19 28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